为了讲清楚自己的提议,陆平列出了一系列数字:2021年,全国共有1079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其中河南省占11.6% ,足有125万人。河南省第一批本科以上成绩者13.97万人,占全省高考报考人数的11.18%。一级通过率位居全国倒数。
如此详细的数字似乎可以解释问题,但你可能无法轻易发现其中隐藏的数字谜题。
2021年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绝大多数出生于2002年或2003年。河南省2002年出生人口为119万人,2003年为116万人。2002年至2010年,各省出生人口数年不超过120万。
由于初中毕业生必须分流到普通职业教育,高考报考人数必须远低于当年的出生人数才算正常。毕竟,上职业高中的孩子和没有上高中的孩子报考高考的可能性极小。问题是,2021年河南省报名参加高考的125万人从哪里来?我暂时不离开桌子,与另一个人口大省和人口流入大省广东省的数字进行比较:——。
2002年,广东省出生人口为108万人,2003年为106.73万人。那么2021年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有多少呢? 783,000!
18年前,广东出生人口比河南少10万左右; 18年后,广东报名高考的人数比河南少了近50万人。哪个省是人口流入省,哪个省是人口流出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数据?这要从河南省高考报考人数的统计说起。
河南省召开2021年高考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对125万高考报考人员进行了详细解读:春季高考已录取人数 夏季高考参加人数 录取学生人数中专 大专至本科学历人数,其中参加夏季高考79.07万人。
经过这样的计算,真相就出来了吗?与全国很多省份不同,河南省高考报考人数覆盖面更广,人数自然也更多。此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那就是河南是全国知名的复读省份,这批考生占比很大。
陆平是谁?出生于河南舞钢,现任河南大学党委书记。他难道不知道河南高考的报考人数是怎么计算的吗?难道你不知道河南的统计口径和其他省份不一样吗?我不相信。
粗略算一下,如果全国按照河南的统计方式,河南高考报考人数还能达到全国的11.6%吗?我认为至少会下降三个百分点。
从河南省高考报考人数统计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统计口径会带来巨大的结果差异。如果陆平的建议得到落实,那么全国各省级行政区肯定会采用河南的统计方法进行计算。此外,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高考报名并不限于应届毕业生。只要你有高中同等学历,就可以申请。
为了让孩子有更大的入学机会,各省家长都会报名参加高考。不就是这么小的注册费吗?谁买不起?这让我想起了浙江的新高考。为了让孩子获得更高的分数,家长们纷纷报名参加高考,成为社会考生,只为“做一个孤独的分母”。
另外,根据陆平的建议,受影响最严重的三个直辖市肯定是北京、上海、天津。我们以清华大学和北大为例,看看这三个地方的录取数据。北京考生5万人,清北录取553人;上海考生7万人,清北录取220人;天津考生5.6万人,清北录取159人。北京清北录取率超过九千分,上海超过四千分,天津接近三千分。
根据陆平的建议,受益最多的省份是山东、广东、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份,这些省份考生人数较多,录取率相对较低。但你是否考虑过那些偏远、欠发达、考生人数少、录取率高的省份呢?
宁夏、新疆、青海、西藏等省份教育资源不发达,还得放弃口袋里不值钱的招生名额?这看似绝对公平,但事实上却凸显了不公平,因为落后省份的学生并不能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同样良好的教育资源。在考试方面,大家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当前高考招生是否存在不平衡的情况?绝对地。让我们从一个遥远的例子开始。
二十一年前,2001年,北京高考采用全国试卷,山东也是如此。当高考结束后录取分数线时,所有人都傻眼了。文科北京专业线是454,山东是580;北京普线429路,山东539路;北京专科线是360,山东是509。山东的专科成绩在北京可以算很受重视的。次年,北京高考开始有独立题。大家也失去了横向比较的坐标。
我们来谈谈另一个直接的例子。几年来的两届会议上,河北省代表坚持提出京津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统一高考试卷、统一招生,但至今未能通过。
有人不遗余力地说,北京、上海的孩子从小就见多识广,综合素质强,大学表现也好,应该多招收。我想问一下,北京、上海的高录取率是不是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磨练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不用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考试上?河南、河北的孩子难道不想提高综合素质吗?如果北京、上海的孩子去山东、安徽,还能见识那么多世界吗?
你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做所有的事情。整个国家就是一盘棋。你想拥有更多的同理心吗?
下属大学的性质是什么?对于中央财政支持的高校来说,地方财政虽然也有贡献,但地方也有各种优惠措施和政策。但我觉得既然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那就是取之全国,用之于全国。因此,要求下属大学适当减少所在省份的招生,多给其他省份招生,是有道理的。
总而言之,高考报考人数的计算口径不统一,以单一数字为标准是不科学的。落后省份需要照顾,发达省份应该付出代价。从升学率极高的地区割下一块肉,给升学率太低的省份一份粮食,然后照顾欠发达省份,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用户评论
话少情在
这个方案感觉有点不公平,每个省份考生数量不一样,录取名额也跟着变,这会造成录取率的差异,对考生来说不公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你所愿
我觉得挺好的,按照考生人数划分录取名额可以有效缓解部分地区的竞争压力,公平性也更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失莫忘
感觉有点复杂,每个省份的教育水平都不一样,单纯靠考生人数划分录取名额真的合适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支持!公平竞争,这才是教育的本质,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人才选拔。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这样会导致一些省份的考生更容易考上大学,而一些省份的考生压力更大,我觉得不太好。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寂莫
这个建议很有意思,值得考虑一下,毕竟不同省份的教育资源差异很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不太支持,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的考生更容易考上大学,而另一些地区的考生更容易落榜。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感觉有点不合理,学习能力和考试水平是和地域无关的,应该建立公平公正的考试体系。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颜洛殇
我觉得这个方案挺合理的,可以缓解部分省份的升学压力,也能保证公平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我感觉会造成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不公平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支持!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一些省份的升学压力,更公平一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应该考虑教育资源的差异,不能单纯的靠考生人数划分录取名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毒舌妖后
这样会导致一些省份的录取率偏高,而一些省份的录取率偏低,不太公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我觉得应该根据教育水平和考生水平来划分录取名额,而不是单纯的考生人数。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感觉不太现实,不同省份的教育水平和考试难度不一样,单纯靠人数划分不太合适。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支持,这样可以保证每个省份的考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我认为应该根据考生整体水平来划分录取名额,这样更公平。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这个方案可以尝试一下,但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乱世梦红颜
这样会造成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我觉得不太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败
我觉得应该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考试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公平公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